在國家生態文明戰略和上海市新一輪總規固化生態空間總量的背景下,“四化”建設是新時期超大城市向高品質綠化發展的高
度概括性要求,也是‘“生態之城”建設和精細化城市管理要求下的內在發展需求,對于提升未來城市發展水平、實現卓越全球
化城市的目標意義重大。
上海環城綠帶建設涉七個行政區,跨度大、建設時間長,各區涉及面積差異巨大,所以建設程度參差不齊,但已基本完成上
個20年的環城綠帶建設,隨著社會拓展城市綠帶的功能早已不能滿足目前未來城市建設及市民需求。依照《上海市城市總體
規劃(2017-3035)》的規劃需求,需進一步探索超大型城市綠地系統提升的途徑與措施。

設計團隊所引入的規劃手段創造了一個不斷發展、演變的城郊發展新格局,環城綠帶將面臨一次創新性的改造。“四化”所衍
生出來的12種策略,彌補了以往上海市環城綠帶的不足也提升了其原有價值。至2035年,“環城綠帶”將成為上海建設國際一
流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碎片化的場所與城市斑塊相互交雜穿插,讓城市更具活力,讓市民更有幸福感。

定位匹配建設與全球卓越城市相匹配的“上海花城”外環帶,建設創新的綠色走廊,形成萬花筒般的環城綠帶。全力打造綠彩相融、
花色相間,三季有花、一 季有色的環城彩帶。將“四化”要求落到實處,提出有現實意義的建設方案,在植物、綠道、綠地建設方
面制定標準和樣板。

▼綠道建設新標準


▼綠道連接

▼標準段建設樣板

▼水岸建設標準


▼維護管理措施






活化外環公共空間是效益化的重要體現,讓社會活動創造多重價值是本次實施規劃的重點,社會效益從服務功能與服務范圍兩方面
入手,提升綠地開放程度,豐富綠地功能。透過綠帶促進市民健康,產生社會效益效益回報同時,改善城市邊界城市效益、達到城
市與自然、與生態與功能共生,形成有效的城與郊的高品質過度,也形成獨有的城市面貌,吸引人們前來。

▼綠帶功能空間策劃總圖

▼分區概念規劃

▼效果示意


